7月11日至13日,上海之夏2025“半马苏河”上海赛艇城市精英赛在普陀区苏州河水上运动中心活力开赛。近400名中外桨手齐聚苏州河畔,共同开启一场融合竞技、科技与全民健身的体育盛宴,进一步激发“上海之夏”国际消费季活力。
苏州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,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,是市民群众参与水上运动的重要场所。据了解,接下来,普陀区将继续以水为脉、以赛为媒,持续打造更具普陀特色的国际化水上赛事IP,持续完善滨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持续拓展文旅商体展融合场景,绘就“体育+消费+生活”的新图景,为上海加快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注入更多澎湃动力。
苏州河上挥桨破浪
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10个城市的36支赛艇队伍,不同年龄、职业、国籍的近400名赛艇爱好者参与。共设置青少年、大师、大学三大组别,37个竞赛项目覆盖单人双桨到八人单桨有舵手,充分体现了多元与开放。
黄浦联队中来自巴西的队员桑立辰表示:“在苏州河上划船的感觉很好,这里就在城市中心,可以看到岸边有很多市民前来观赛,能够更好地让大家了解赛艇这项运动,甚至参与进来。因为赛艇通常是在城市外围举行,这种中心城区的赛道特别适合推广赛艇运动。”
来自巴西的黄浦兄弟赛艇俱乐部队员桑立辰
本次活动也标志着苏州河常态化水上运动的试点开展。未来,普陀区将持续将苏州河打造为全民健身的会客厅,依托苏州河水上运动中心这一载体,逐步开放赛艇、皮划艇、桨板、龙舟等项目,构建“一河多点”的水上运动网络。
赛事首次上线数智观赛平台,借助NFC与二维码技术,观众可实时查看桨频、配速、风流速等数据,并由专业解说解读战术变化,实现“外行也能看懂门道”。平台的数据可回溯到桨手每一次冲刺,为后续训练、赛事研究提供样本。这套系统将固化在苏州河水上运动中心,在未来服务常态化运营。
体育消费同频共振
作为2025普陀区“上海之夏”国际消费季的体育赛事标杆活动,普陀区还以赛艇为媒、贯通文旅商体展多元场景,释放体育消费新活力。
普陀区围绕“首发经济、夜间经济、入境消费”推出系列主题活动,力争在本轮消费季中打出标杆示范效应。赛艇赛恰如其分地嵌入这一全市级大场景:观众白天看比赛、晚上逛市集;参赛选手一边比拼桨速,一边打卡M50艺术季与苏州河游船。官方监测系统显示,首个周末半马苏河周边客流比去年同期增长43.7%,消费季“流量池”顺势扩容。
此外,半马苏河公园的“88部落”市集、美食餐车与草坪音乐,为夜间滨水空间注入烟火气;市集开市首周末三天累计吸引超5000人次。长风大悦城首届“东方狂欢泼水节”把非遗傣族泼水文化与亲水互动结合;环球港外广场的星空夜市聚焦入境客群与邮轮经济,打造“逛—赏—购—游”一体的夜游链。更重要的是“票根经济”。赛事门票与商圈餐饮、文创市集、游船夜游绑定,比赛两天共兑换联票4200余份,带动周边零售、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42%。
青少年赛艇蓬勃发展
此次普陀赛艇队在U15女子4人双桨组别夺冠,该队教练常勇平表示:“能够在苏州河举办这样的青少年赛事非常有意义,这种城市内的比赛不仅让青少年感受到了赛艇的乐趣,更推动了这项运动的普及。”他特别提到,现在的青少年运动环境相较于过去大幅改善,年轻人对赛艇的兴趣日渐浓厚。“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,挖掘更多优秀的青少年,让他们在运动中学会自律、团队合作与责任感。”
桑立辰还指出,近年来上海赛艇俱乐部从最初的寥寥数家迅速增长到如今十几家,青少年和普通市民参与人数也显著提升。“随着像‘半马苏河’这样赛事的举办,赛艇运动的群众基础将会更加强大,体育旅游和消费市场也会随之活跃。”
赛事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普陀区将继续推动体育与城市生活深度融合,以更多高品质赛事和互动体验,满足市民日益多元化的运动需求和消费需求,助力上海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。
富深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